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

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⑧ | 科研创新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5-04-17 14:50:23浏览次数:10

张迎春  副教授

学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全面服务国家战略上海创新驱动发展需求,构建立地式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部署既是学校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与“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也是加快建设上海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关键路径。科研工作作为学校核心职能之一,必须从服务大局、聚焦重点、突破机制、强化支撑四个层面系统推进。

第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构建立地科研体系

科技创新必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学校要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重点产业链,聚焦集成电路、信息通信、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推动科研选题与区域技术短板精准匹配,构建“围着产业转、盯着企业干”的立地式科研体系。通过构建“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全链条创新结构,提升科研工作的组织化、工程化水平,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赋能。

第二,健全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产研深度融合

党代会强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要进一步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依托现有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完善从需求挖掘、项目开发、转化实施到教学应用的全流程体系统筹推进各地技术服务工作站建设,形成覆盖广泛的区域性科技服务网络,推动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论文”转化为“产品”,实现知识产权授权数量转化数量和到款突破

第三,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强化组织运行效能

科研发展离不开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支撑。学校要深化校院二级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顶层设计与一线执行的协同联动,提升科研治理效能。指导和推动二级学院围绕本学科专业领域自主开展有组织科研,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服务品牌;通过完善项目管理、平台运维、成果管理考核激励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为科研组织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同时推动科研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创新活动组织更加高效。

第四,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科研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学校要构建“引育并重、内培为主”的科研人才体系,依托重点项目、校企协同、国际合作等平台,强化科研骨干的能力提升和梯队建设。通过健全科研岗位聘任、项目带动成长、绩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科研热情与创造活力。聚焦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行业联系深的科研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研范式变革,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方法创新与技术突破。

第五,提升科研核心能力,赋能学校高质发展

科研能力学校服务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学校必须把提升科研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优先任务,统筹科研布局与发展规划,增强有组织科研、集成创新和协同攻关的能力。构建以质量导向为核心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聚焦真问题、产出真成果、追求真价值。以科研创新力赋能内涵建设、专业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实现从科研规模型向质量型、融合型、贡献型转变,为加快建设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高地提供强劲动能。

科研,则学校兴;创新强,则发展强。站在学校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高效的执行,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科研之力写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作者系科研处副处长)


版权所有©3044am永利(中国)集团官方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