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传统工艺,促进非遗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心中向下扎根,向上发芽,5月13日,中德工程学院学生会于金山校区食堂二楼举办了“竹韵匠心传薪火”非遗竹编体验日活动,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纽带,让传统手工艺在当代青年的审美语境中焕发新生。
学生会成员以“竹编四艺”为引,通过展示竹篾和精美成品,为同学们开启非遗探索之旅。学生会成员展示竹编技艺如指尖翻飞,竹篾在光影中穿梭,传统平纹编织技法如行云流水般展开。同学们屏息凝神,被这项传统技艺深深吸引。体验环节中,参与者化身文化传承者,在经纬交织间续写非遗故事。素手执篾编织团扇,以“压二挑二”技法编织出六角冰花纹样,鎏金璎珞垂坠其间;制作祈福竹舟时,“压一挑一”的技法编织出船骨轮廓,填入艾草香囊的船舱满载平安期许;风铃制作区清脆作响,青年们将竹条弯折成环,串接珐琅彩珠与鎏银铃铛,编织出可听可见的清风絮语。“这次活动让我们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温度。”参与学生举着自制的竹编风铃感慨道,“当现代设计思维与传统工艺碰撞,我们读懂了匠人精神的当代价值。”
扇轻摇若揽月清风,竹舟载香似银河摆渡,风铃摇曳如寰宇私语。这些浸润着青年体温的器物,不仅是竹编技艺的当代转译,更似文明长河中的一叶叶扁舟,载着千年的匠心驶向未来。中德工程学院坚持把非遗传承的星火锻造成课程思政的密钥,让非遗文化在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中生长出新的年轮,在青年掌心的温度里,生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苍翠。(供稿:中德工程学院)